====== 乌珠穆沁 ====== ===== 历史 ===== “乌珠穆沁”,系蒙古语,为古代蒙古族部落的名称。其先民游牧于蒙古杭爱山脉盛产野山葡萄地带。\\ 状元时期,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统一漠南蒙古各部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漠南地区,将其长子图噜博罗特为首领的部族从漠北杭爱山一带调集到漠南,图噜博罗特的长子博第阿喇克的第三子翁衮都喇尔为乌珠穆沁部落首领。翁衮都喇尔之子多尔济车臣济农与察哈尔部不和,率部投奔了漠北喀尔喀车臣汗。1637年,乌珠穆沁部从漠北回归后归清。1761年,清政府在漠南推行盟旗制度,将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阿巴哈纳尔、浩齐特五部10旗,隶属锡林郭勒盟统辖。1949年将东乌珠穆旗和西乌珠穆沁旗旗编为东部联合旗。1956年撤销东部联合旗,恢复乌珠穆沁东西二旗名称,沿用至今。\\ {{:乌珠穆沁.png?400|}} ===== 服饰 ===== 大兴安岭西麓的乌珠穆沁草原,翠野哺六畜,碧海孕宝藏。从宝格达山南麓走来的乌拉盖高勒,温柔地在乌珠穆沁草原上放歌,两岸芦苇摇曳,水鸟伴唱。纵横交错的几十条河流,把草原染成翠色;星罗棋布的一百多个湖泊,在阳光下荡起金波,山水相依,东南林木茂盛,被中外学者称之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的一段"。\\ 大马蹄袖、立领、宽沿边、肥大而无开衩、又在镶边工艺上男女有别的长袍,淋漓酣畅处全彰飞动之流美,代表了乌珠穆沁服饰独特的风格。在大襟、垂襟和下摆之缘的绗缝道数成为东、西乌珠穆沁的分野∶一道绗缝为东乌珠穆沁,两道绗缝为西乌珠穆沁。在整个面料上,东乌珠穆沁,一指多宽密针绗线;西乌珠穆沁,三至四指宽针绗线。五颜六色、在右鬓挽一个小结、穗头垂肩的年轻妇女的长头巾,一绕一垂处尽显丰腴之圆润。\\ 男子头戴库伦闪吐帽、扎布海帽、海样披帽、布其鲁日帽、套如勒帽。穿领子较高,领口、袖口、边缘以花边点缀,袖子长,纽扣在右侧的蓝色或棕色不开衩肥大长袍。外套脖领、襟、腋窝用黑、红色大绒或库锦镶边的直襟或斜襟坎肩。扎5米长,颜色与蒙古袍颜色相协调的腰带。冬季下穿用绵羊二茬皮或去掉毛的黄羊、驼羔、牛犊皮鞣革缝制的套裤。套裤上边为角形,角上有系带或套索拴在裤带上,系两条半截裤筒。脚穿靴头部绣以似鸟爪形图案的黑色秃头香牛皮靴,用细麻绳条箍住。\\ {{::14.2服饰-_修1_.png?400|}} ===== 款式 ===== 春、秋、冬季套在靴子里的是毡袜或棉袜。夏季用蓝布或白粗布密纳缝制布袜子,袜子筒要比靴高出10厘米多,袜口儿用鲜艳库锦镶边,年轻人另绣有各式花草或几何图案。\\ 喇嘛、官吏穿马褂。\\ 女子头戴大板帽、带缨帽、带领帽、双檐黑大绒帽和圆顶帽等。姑娘出嫁时,戴扎拉吐帽。年轻女子,喜用3米长的绸子,两头用各种颜色丝线绣上花边的粉红、青蓝、鲜绿、洁白、深棕、葫芦黄等色的头巾,包扎时将头巾一头夹在右侧鬓角上,并略露下垂。外出时,只露眼睛。穿领子较高,领口、袖口、边缘以花边点缀,袖子长,纽扣在右侧的红、绿、紫色的不开衩肥大长袍。已婚女子在袍服外套穿领口呈圆形,有4个下摆4个开衩的敖吉。扎5米长,颜色与蒙古袍颜色相协调的腰带。冬季多穿皮德勒。\\ 夏季穿淡绿、粉红、浅蓝、乳白等色的单夹袍。冬季多穿青、灰、深蓝等色的老羊皮、羊羔皮袍子,在袍子袖口上,接用黑、白绵羊羔皮或水獭皮做里子,用绸缎或布料镶边的马蹄袖。\\ {{::14.3款式-_修1_.png?400|}} ===== 特点 ===== === 扎布海帽 === 是蒙古语“Jabqai”的汉语音译。帽后部开衩,在开衩处有3.3厘米宽、33厘米长几条红、粉色飘带。耳后各有1条带子。帽顶,老年人平展,年轻人则尖而硬。所用皮毛大都是野生小动物或绵羊羔皮。\\ === 布其鲁日帽 === 是蒙古语“bucelegür”的汉语音译,意为“有飘带的帽子”。也称麻呼子帽,或草原帽。其形为尖顶、卷檐,展开可以遮住耳、腮、脖子。一般用狐狸皮或黑白羊羔皮缝制。\\ === 套如勒帽 === 是蒙古语“toyoriyul”的汉语音译。也称奥来帽,分蒙古式和汉式两种。蒙古式有前檐儿和后檐儿,前檐比后檐略高,正中有筒儿,冬季戴时有护耳套。\\ === 库伦闪吐帽 === 圆形,周围有檐,面料用黑色大绒。顶部,喇嘛用黄色,平民用棕色或蔚蓝色。纽扣用红线条或金银珠宝装饰。喇嘛帽顶没有缨子,只是在一个小圈图案中间钉有黄纽扣,平民则有缨子。清代有官职者则用珍珠玛瑙表示官衔。\\ === 敖吉 === 是蒙古语“uji”的汉语音译,意为“齐肩长褂”。选金银色底纹黑、褐、深绿色缎子、库锦。敖吉没有袖子和领子,领口呈圆形。4个下摆,有4个开衩,都用3种颜色库锦镶边,宽10厘米,3条边之间还要用各种颜色的细绦子、金银丝线。4个开衩口角上缀纳双眼图案。敖吉是直襟,襟上角一般有9种颜色图案。领口上扣子钉在图案上,其余5枚扣子从图案下均衡钉住。穿这种敖吉,只扣3枚纽扣,其余不扣。在鸟珠穆沁,只有蒙古族已婚女子穿用。\\ === 马褂 === 是清代喇嘛、官吏在履行公务、开会或拜见上司时的一种礼服。普通百姓不得穿着。其样式袖长,前下摆短,襟儿有直、斜两种,钉黄铜或布条结成的纽扣。\\ === 德勒 === 是蒙古语“debel”的汉语音译。是蒙古族男女冬季穿的一种皮袍。多为绵、山羊皮制成熏羊皮德勒(鸟吐木拉德勒)、不吊面白板羊皮德勒(查干德勒)、皮德勒(呢黑德勒)和绵羊二茬皮德勒(鸟珠日斯格德勒)。随着生活的改善,皮德勒也逐渐变化,越来越讲究美观。领口、胸襟、下摆分别镶黑、白或褐色羊羔皮,里面还用3.3厘米宽黑大绒贴两层边。女式德勒则普遍夹饰边,并用各色丝线打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