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

历史

“喀喇沁”,系蒙古语,为古代蒙古族部落的名称。意为“重要的人”或“伟大的人”,也有“守卫者”之意。

喀喇沁部落的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勋臣者勒篾,属乌梁海氏。乌梁海在古代历史典籍中,也被译写为:“兀良哈”、“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等等,音译字样虽不相同,其实内容相同,都是对“乌梁海”一词的译写。《蒙古游牧记》载,元臣扎尔楚泰之子济拉玛(即者勒篾),姓兀良哈氏,佐太祖定天下有功。七传至和通,有众6000户,游牧额沁河,号所部曰“喀喇沁”。1626年归顺后金,1635清朝政府编喀喇沁部为左、右旗。喀喇沁部落现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

服饰

喀喇沁(qaracin,旧写哈喇嗔)《阿勒坦汗传》等17世纪初的蒙文文献首次提到qaracin这个部落名。明代汉籍中该部落的名称出现于15世纪初,作“哈剌陈”,有“呵刺嗔”、“哈喇慎”、“阿喇嗔”等。清代以后翻译为“喀喇沁”。

喀喇沁部的起源来自元代的“哈刺赤”这一职业名称。《元史·土土哈传》说,土土哈(totoqa,1227-1297)之父亲班都察(baltucar)在忽必烈即位前“常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挏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号黑马乳,因目其属曰哈剌赤”。哈剌赤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哈喇额速克赤”(qara esugci)之缩译,意为搅制黑熟马乳者。史料又显示,班都察、土土哈父子到第四代,他们确实统帅一支职业军人,叫做哈刺赤军。哈刺赤军的得名原因是,他们是管理牧群之军事力量。

哈剌赤军在元代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土土哈后裔兼领钦察军亲军统帅。土土哈本是伯牙吾(bayayut)氏,因迁至钦察(kibchag)地,日后就被称为钦察。元朝著名的宿卫军之一的钦察卫,就是从哈剌赤军选材勇组成。

北元达延汗时期,哈喇嗔部成为永谢布万户的属部,后渐强盛,自称一部。达延汗征右翼三万户时,该部基本完整地转入达延汗属下,成为达延汗第三子巴尔速孛罗特的第四子伯思哈勒(明人所称“老把都”)的属部,后逐步扩张到朵颜卫一带(今兴安岭东),控制其大部分。哈喇嗔部与朵颜卫首领来往密切。因此,明代汉籍将这两部的名字经常混用。“哈喇嗔三十六家酋首苏布地”率众归降后金。1635年,后金以苏布地所部编为喀喇沁右翼旗,以其弟、其叔父的部落编为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从此,哈喇嗔(喀喇沁)这个名称只留存在兀良罕人统治过的朵颜卫这个地方,成了现在的喀喇沁部。

款式

喀喇沁蒙古族服饰除保留本部落固有的服饰风格外,整体上较其他地区瘦长。男子戴礼帽或毡帽,开顶。一般穿蓝或深蓝色开衩长袍,扎宽厚的腰带,脚穿马海靴。便鞋则分为单、双脸鞋。

妇女头饰由镶珊瑚镂花银饰排列组合的额箍及两侧镂花银饰、银珠链串接的流穗组成,形制轻巧、活泼。妇女穿红、绿、天蓝色开衩长袍,外套多彩绦镶边的敖吉,脚穿鞋面绣有花草和鸟兽的布鞋,冬季内套毡袜子。妇女留发分二式。少女的头发留一条辫子,向后垂,头的中部头发不向两边分,留“刘海儿“;已婚女子,梳高发髻,发的中间横穿银质如意扁簪。双耳戴有金、银、翡翠、玛瑙、飞玉石、珊瑚坠子。女子不论结婚和未结婚的双手都戴银镯或玉石镯,比较讲究的妇女有的戴金、银戒指。

牧转农之后,劳动时为了方便,一般都穿短衣,蒙古族在过去男女都留长发,只是在清朝时,男的头发留在头顶,剃其四周,梳一条长辫,向后垂下,劳动时盘在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