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

历史

“敖汉”,系蒙古语,为古代蒙古族部落的名称。“敖汉”意为“老大”。
据《清史稿》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达延汗),游牧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曰喀尔喀。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徒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
明末,蒙古宗师察哈尔部林丹汗统治时期,隶属于察哈尔的岱青杜楞因不堪林丹汗的虐政,偕其弟额森伟征那颜出离察哈尔部,游牧至老哈河中游,分占了原喀尔喀部所据的老哈河南北两岸之地带。岱青杜楞居西南,号其所部为敖汉。清崇德元年(1638年)编定敖汉部为55佐领敖汉旗,属昭乌达盟,驻牧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敖汉旗,延续至今。

服饰

老哈河以其不羁的性格,不依势走低,却向西南高处的石山爬去,鬼斧神工,劈山开道,河水倾泻,旋转呼啸于峭壁之上,瀑布成帘,回音共鸣,浑圆壮阔,声震遐迩。
兴隆洼考古遗址就坐落在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是距今8000——7000年,我国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大型聚落遗址。
遗址中出土的大型“之”字纹筒形罐、石锄、以及成排分布的房屋(最大一间达120平方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在兴隆洼遗址中出土的碧玉耳饰,被尊称为“中华第一玉器”。
距今6800年的赵宝沟文化遗址也坐落在敖汉旗赵宝沟村。赵宝沟文化遗存中最有价值的猪嘴龙纹、鹿纹和鸟纹,压印在夹砂褐陶上的猪首蛇身龙形,长有翅翼的鹿头,有冠似凤的鸟形,这些神化动物纹饰,既是生活中动物的写照,但又超脱现实,加上原始人的想象、提炼,创造出远古人们崇拜的神灵形象。

款式

男子长袍,立领,领座与衣襟相连接,右祍弧形大襟,平袖或马蹄袖,窄下摆,左右开衩。袍服周边及领口镶库锦缎边,面料以绸、缎、棉布和动物毛皮为主。颜色多为蓝色、绿色、青色。腰带长5~6m,绸类面料,颜色多为黄色、绿色、红色和蓝色。
女子坎肩,绣花长坎肩,弧形立领或圆形凹领,领座与衣襟相连接,右祍弧形大襟,窄肩,宽下摆,左右长开衩。坎肩周边及领口镶1~2cm宽库锦缎边。肩部往下距领座5~6cm处镶1~2cm宽扇形库锦缎边。肩部、大襟、垂襟、袖窿及开衩处压宽花边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