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近代服饰
1912年2月,清朝末代皇帝和他的退位诏书同大清王朝一起,掩埋在历史的风尘中。经历过近300年花红叶绿的蒙古族服装,洗去历史的铅华,以新的姿色,迎接崭新的时代。
随着几千年皇冠的落地,蒙古族服饰最明显的变化是等级制度的消亡。蒙古族服饰挣脱了政治的镣铐,恢复了他的本来面目,贵族和庶民服饰之间相互融合。但是,服饰等级制度的消亡,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填平富裕和贫穷的鸿沟,财富的多寡必然会在服饰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这一时期的蒙古族服饰大体上仍然可分为富人和贫民两种类型。但这种分类在款式上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材质和缝纫工艺上。
富人手中的财富使购买缝制高档服装成为可能,于是紫貂、银鼠、水獭帽、蟒缎、漳缎、锦缎上衣、抠花靴、鹅顶靴等成为富人的代表服饰。生产力和商品生产的发展,使蒙古族服饰生产走出了佣人和妇女自己缝制的阶段,走向了商品交易化,海拉尔、哈尔滨、沈阳、北京、张家口、多伦、归化、榆林等蒙古族服饰加工和材料供应基地的形成,促使蒙古族服饰的趋同和大众化。
总是引领服装潮流的妇女服饰更加绚丽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辉映,皮、毛、丝、绸、麻、棉、绢等,多材竞用。
封建帝制的瓦解,蒙古族平民百姓大多成为劳动的主体,加之手中的拮据,使他们的服饰则呈现出更加实用和简单朴素的特点。一般蒙古人除有一、两件节日或重要场合穿着的正规装束外,暗淡的中间颜色或由几种中间颜色组成的较为简单款式的服饰,成为蒙古族百姓平时的穿着,也成为蒙古族服饰的主流。
政治和战争的双重作用,从明末开始逐渐形成,而到清朝中期基本定型的农、牧混合型生活方式成为了部分蒙古人的谋生手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所保留蒙古传统风格的新型“三段式”服饰一上衣、裤子和鞋应运而生。传统的长袍和靴子失去了用武的场所,以对襟短褂、大裆裤、尖口鞋等为特征的蒙古族服饰在农区成为主流。
政治和战争的双重作用,从明末开始逐渐形成,而到清朝中期基本定型的农、牧混合型生活方式成为了部分蒙古人的谋生手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所保留蒙古传统风格的新型“三段式”服饰—上衣、裤子和鞋应运而生。传统的长袍和靴子失去了用武的场所,以对襟短褂、大裆裤、尖口鞋等为特征的蒙古族服饰在农区成为主流。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蒙古族服饰也产生了划时代的发展。从民国开始,达尔罕茂明安的蒙族服饰渐随汉俗,短衣成为大多数蒙古族的日常衣装。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服饰也沿汉俗。科尔沁蒙古族男学生大多学生服,女学生穿裙子和高跟鞋,城镇妇女穿两旁开衩极小的贴身旗袍。奈曼蒙古族服饰也由满式转向汉式。男子春、夏、秋季戴瓜皮帽,上缀钉珠或绦圪瘩,冬天戴毡帽,顶上缀缨。短衣,右衽,贴身穿腰子(布制背心),冬天加穿棉坎肩,外穿皮袄,老羊皮、羊羔皮、青羊皮均有,以老羊皮为多。中等人家穿羊羔皮,富人家穿青羊皮、狐狸皮衣。绸带系腰,挂褡裢和蒙古刀。上身有另套马褂多以团花缎制成。裤子分单、夹、棉、皮多种,老年人也穿套裤。脚上穿单脸或双脸布鞋,富人穿黑缎或香牛皮质短靿薄底靴。女子穿半截袍,不系腰带,下穿各色裤子,扎绑裤腿,不穿短衣。妇女戴镯、戒指、耳坠。老年妇女顶梳发髻,加别簪,布巾包头;脚穿绣花布鞋或缎鞋。袜子均为白布自制,男女无别。到20世纪30年代,奈曼蒙古族服饰已基本同汉俗。